English

师范院校的神圣使命

1998-01-2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沈正赋 本报记者 薛昌词 我有话说

丁万鼎,1940年生,安徽阜阳市人。196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数学系,1987年、1993年先后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做科研工作。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穷粒子系统与随机环境中的Markov过程,主要论著有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等。1980年、1991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四等奖、二等奖,是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,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。

人才的重要已成为社会的共识,人才的源泉在教育,教育兴衰的关键在有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,作为师范院校,怎样培养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师呢?记者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校长丁万鼎教授。

安徽师范大学目前拥有5个学院22个系,在校学生7000人,是安徽省师资培训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,也是国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主要院校之一。

丁教授说,教育现代化,首先是师范教育现代化,师范教育要有前导性,教学硬件设施应相对先进,学科结构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,教师、学生知识结构要新,基础要扎实。近几年,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,安徽师大在努力改变学校硬件条件同时,重在调整学科结构,优化专业结构,办“大师范专业”,先后设置计算机科学教育、社会学、新闻学等15个应用性专业,适应中等以上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需求。从1990年初开始,规划并分步实施100门重点课程建设,为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做好充分准备。

办好一所学校重在形成好的学风、校风,丁万鼎教授说,近几年,安徽师大较早地实行了教考分离制度。在课程建设方面,采取了“全面建设、重点扶持、严格标准、分批验收”的方法,将课程评估与课程建设相结合,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为重点,实行“六个一”标准,一个规范的教学大纲,一套适用的教材和完备的教学参考资料,一套先进灵活的教学方法,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一个严格的科学的考核办法,一个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。建立教学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,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过好“三关”,即政治关、教学关和科研关。学校先后设立了“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”、“教师应用性科研成果奖”,启动“百人工程”,即建立一支100人左右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,输送80多人出国进修或作访问学者,送100多人到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深造攻读学位。

丁教授说,师范生不仅要有高文化素质,更应该具有为人师表的品格。学校以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作为座右铭,把塑造学生的师德、师表、师魂放在教学的第一位,响亮地提出,重素质甚于重知识,重人品甚于重文凭,重能力甚于重学历,重名牌甚于重品牌。从两头抓起,大的方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,学校在全国率先成立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和研究会,中心以教师为主,研究会以学生为主,坚定信念,提高理论修养,保持清醒头脑。另一方面从具体行为做起,注重个人修养,文明礼貌,仪容仪表朴实大方,举止得体,谈吐高雅,做文明人。

作为未来的教师,师范生应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,过硬的专业技能,安徽师范大学坚持以教学为主,以本科教育为主、以基础课教学为主。学校规定,各教学单位每学期必须有70%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任教。为强化基础,增强师范生的技能,开设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13门,同时抓“三字一话”(毛笔、粉笔、钢笔字、普通话)训练,开设了“教师口语课”、“书法课”,每年举办一次全校性“三字一话”比赛。

丁教授说,为适应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办学模式多样化对新型师资的要求,安徽师大注意学生素质培养,力求达到基础扎实、知识面宽、应变能力强,在教学上实行了较大改革。第一实行主辅修制,确定英语教育、法律、经理管理、应用英语、文秘等专业为辅修专业,拓宽专业口径,促进学科、专业间的渗透,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。第二,加强文理渗透,开设“音乐欣赏”、“绘画知识”、“文献检索和利用”等课程,拓宽学生的知识面。第三举办学术报告会和系列讲座,输入新信息、新知识,图书馆长期坚持举办“读书与治学”周末学术报告会,教务处利用双休日举办“文化素质系列讲座”,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、教授担任主讲,目前已举办100多场。各院系结合专业特点,配合专业教育积极组织丰富多采的学术报告会和交流活动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